2011.04.06

議會下週一開議 議員增質詢時間減 藍綠都罵

自由時報 / 新聞報導

〔自由時報記者劉榮/台北報導〕台北市議會即將在下週一開議,歷經去年底激烈改選,藍綠議員摩拳擦掌,但因應議會席次增加十席,固定會期時間不變下,每個議員分配到的部門質詢及總質詢時間,都縮水二到四分鐘,藍綠議員對於質詢時間縮水都大表不滿,將矛頭指向議會自我矮化。

不滿議會自我矮化

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表示,議員的質詢時間,是依照內規制定分配,但質詢議程,必須在地方制度法定會期七十天內完成,若要維持原有時間,恐怕有困難;民進黨籍副議長周柏雅則認為,議會是合議制,要維持原質詢時間,「不是不可能,但大家要有共識,恐怕連早上都要來開會。」

去年底改選的北市議會,席次從五十二席增加至六十二席,依照議會慣例,正、副議長主持議事,不參與質詢,六個部門質詢及總質詢時間,都由五十位議員分攤,新議會重組後,部門質詢時間從十八分鐘,減為十六分鐘,每會期與郝龍斌「正面對決」的重頭戲,則從四十分鐘,減為卅六分鐘。

民進黨議員簡余晏表示,首都市政議題,藉由議事論辯改善問題的傳統,原本就不同於其他地方議會,議會自我限縮議員的質詢權,等於是自我矮化;回鍋當選的王世堅批評,問題不在減多少時間,議會限縮議員質詢權,「等於是向郝市府繳械」。新科議員高嘉瑜認為,如果是修訂內規,應該讓全體議員參與意見。

無黨籍議員陳政忠抨擊,議會是合議制,黨團幹部代替全體議員「自我閹割」,限縮質詢權,恐怕還沒開議,就讓新議會在郝市府前矮一截。

藍營內看法則相對分歧,資深議員林晉章說,質詢是議員「單打獨鬥的個人秀」,反而是每週三大會審查法案的大會,議員出席狀況始終不佳,議員質詢時間減少,是大家一起少,如果能夠改善大會出席率,未嘗不是好事;議員李慶元則認為,至少總質詢時間應該維持,技術上,只要壓縮休息時間或提早開會,都能夠克服。

北市議會秘書長王金德表示,以非預算會期七十天,要維持原有的質詢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朝野黨團若對質詢時間有不同主張,只有共同修訂內規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