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2

[工務]兩次水工模型試驗都再再顯示中山橋必須拆遷,本席肯定市府拆遷決定!

質詢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廿二日 
質詢議員:林晉章 
質詢對象:馬市長、工務局 
質詢題目:兩次水工模型試驗都再再顯示中山橋必須拆遷,本席肯定市府拆遷決定! 
說  明:

一、今〈九十一年十月廿二日〉晨報上刊載下屆市長候選人李應元表示:「馬市長對拆除中山橋問題猶疑不定,‧‧‧舊金山有金門大橋,倫敦有倫敦大橋,雪梨有雪梨橋,我們呢?‧‧‧以圓山子分洪道解決洪水問題,並且把中山橋保存下來進行整建,如此一來,便兼顧防洪與古蹟保存。」〈九十一年十月廿二日中國時報〉 

二、本席非常不贊同李應元先生之說法,因為很顯然其根本不了解,雖「舊金山有金門大橋,倫敦有倫敦大橋,雪梨有雪梨橋」,但其大橋之存在並不會造成水災而損害人民之生命、財產,「我們呢?」我們不但有中山橋,中山橋還造成大範圍的水災,一再對台北市民,甚至是台北縣民之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三、中山橋於黃大洲市長時代於規劃「基隆河截彎取直計畫」時,曾於七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由當時之養工處謝處長帶領本席及多位台北市民至經濟部水資會試驗組水工試驗室簡報,並作水工模型試驗,分別以基隆河未截彎取直以及截彎取直後之水流作試驗,當時即明顯可以看出如基隆河截彎取直,中山橋不拆除則勢必台北市中山、大同區以及台北縣汐止等多處地區淹水,當時以曾提出他項方案,但經試驗發現都未比中山橋拆除之效果大,因此經民眾要求,市府承諾先拆除中山橋才會開始基隆河截彎取直之工程,但眼看基隆河大截彎、小截彎陸續完工,卻不見政府兌現拆除中山橋之承諾。 

四、這些年來包括台北縣汐止以及台北市中山、大同、內湖等區凡遇大雨即淹水,對當地人民之生命、財產影響甚鉅,本席一再質詢要求市府儘速拆遷中山橋,陳水扁市長時代甚至不敢再作一次水工模型試驗,只是答覆:「〈一〉設置欄污設施,以攔截河面漂流物。〈二〉研擬趕辦中山橋至南湖大橋段兩岸堤防加高工程。〈三〉辦理中山橋結構安全檢測評估及全面進行橋樑之為修補強。〈四〉研擬整體河川流域管理資料,提報省市建設協調會報,以期達到集水區逕流量管理及控制之目標。」因此「仍以保留該橋不拆為宜」,陳市府就這樣無強而有利之理由而推翻了前市府之決定。 

五、至馬市長上任甫重視中山橋存在造成當地淹水帶給居民之痛苦,因此於九十一年一月十五日再度進行水工模型試驗,本次試驗依據的是中央核定之兩百年洪水頻率水流量每秒三千兩百立方公尺、納莉颱風時氣象局預估之四千一百等數據於現場測試溢流結果,發現「在基隆河洪流為每秒三千兩百立方公尺,下游關渡水位為六‧六公尺及七‧七一公尺時,試驗及分析數據都顯示,抬高中山橋一公尺,對中山橋上游成美橋至大直橋間河段的洪水位幾無影響,中山橋水位只降低○‧○六到○‧一公尺。」「相同條件下,若中山橋拆建,上游大直橋至成美橋間的水位,可降低○‧一三公尺。」〈九十一年一月十五日自由時報〉可見中山橋實必須拆除。 

六、「由於中山橋不僅是一條公路或水泥橋,它包含民眾共同記憶的抽象價值」,本席亦認為文化古蹟之保存十分重要,因此本席十分肯定市府為中山橋問題找到一個兩全其美之解決方式:先暫保存於中山一號公園內,遷建位址則要審慎評估一「台北市內、良好景觀」之處所,本席亦期市府能堅持拆遷之決定,並儘速規劃將中山橋拆遷,讓台北市民的生命、財產不再受水患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