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

在APEC前進行馬習會

[獨家報導投稿2014.3.12]

今天(2014.3.12)是 國父孫中山逝世89週年紀念日,也是台灣中華民國的植樹節,全台各地都在植樹綠化與造林以為紀念。台北國父紀念館前廣場也聚集一群民眾向 國父孫中山行禮致敬,以對照今(2014) 年二二八紀念日,台南湯德章公園的孫中山銅像被獨派人士拉倒(事後他們到日人八田與一的雕像前歡呼) 。而台灣中華民國立法院也在這一天上演服貿大戰,決戰48小時。台灣聯合報公孫策「去梯言」以「馬習會何不在太平島?」為題寫道:「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一句『我覺得馬習會在第三地〝挺好的〞』,而且第三地不僅限於香港、澳門。這番話讓馬習會又增加了新的可能性」並提出在太平島會面。而立法院教育委員會也正為課綱微調事,杯葛教育部蔣偉寧部長上台報告。全台從上到下,好不熱鬧。

  去(2013) 年9月及11月獨家報導雜誌第1134及1136期我曾寫了二篇文章,一名為「民共交流與兩岸和平協議之簽定」,一名為「兩岸簽和平協議邁向兩岸統合、一中三憲、兩岸三席」。前文支持聯合報102.8.13社論「兩岸何時簽定和平協議」不贊成單由國、共兩黨簽署和平協議,呼籲民進黨應體認兩岸即將進入「無和平協議,即無和平發展」的階段, 主張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都以「大屋頂中國」的思維, 在「政府對政府」的對等地位下, 簽定「和平協議」。

  後文則以經歷去(2013) 年九月以來馬王國民黨內部紛爭及立法院兩岸服貿協議仍過不了關,筆者終也改變原來的看法,改支持旺報創辦人蔡衍明及新黨主席郁慕明2013年8月所主張呼籲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與習近平總書記在對等情況下由國、共兩黨先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非统一協議) 。同1136期2013.11月獨家報導雜誌筆者曾引102.10.17中國時報A13版刊出:「國台辦:不需借助國際會議」,指出大陸已排除在APEC進行馬習會,所以筆者當時即提出『馬習會不必等到2014年北京雁棲湖的APEC,反而可以提前儘速進行』。

  今(2014) 年2月11日台灣官方中華民國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兩岸分治65年後首度以正式官銜前往大陸南京訪問,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進行兩岸部長級官員正式會談。2月13日兩天後晚上張志軍主任邀王郁琦主委一行在上海和平飯店9樓2個半小時的茶敘,而和平飯店8樓和平廳正是1998年10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辜汪二會在大陸會談的場所,頗有象徵兩岸關係更上層樓之意,此可由張志軍主任在同日白天特意前往上海福壽園,向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獻花致敬,緬懷辜汪會談開啓兩岸協商談判的新階段一事證之。據事後王郁琦主委的轉述及台灣媒體的報導,王張上海會是有談到馬習會,由我方提出的亞太經合會(APEC) 方案確定觸礁(中國時報2014.2.15 A1版) ,張志軍主任在茶敘中明確表示不適當,但也未提其他建議,只說「走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使得今年馬習會變得日益可能(中國時報2014.2.14 A1版) 。對照筆者在去(2013) 年11月獨家報導雜誌所寫「102.10.17中國時報A13版刊出:『國台辦:不需借助國際會議』,指出大陸已排除在APEC進行馬習會」,所以筆者當時即提出「馬習會不必等到2014年北京雁棲湖的APEC,反而可以提前儘速進行」。並提出「如能在明(2014)年APEC會前完成馬習會並簽定兩岸和平協議,或許明年諾貝爾和平獎就由馬習他兩人獲得」。可惜馬政府仍執意要在APEC見面,終於再碰到軟釘子。

  但繼王張會後的2月18日的連習會,連戰前主席除了說:中華民國對兩岸來說,是資產不是負債,也提到可進一步構思「一中架構」(這是吳伯雄2013年6月13日吳習會上代表國民黨回應大陸習近平總書記「一中框架」,首度在馬英九總統授權下提出「一中架構」,亦即是「一個中國架構」,參獨家報導2013.8第1133期筆者撰文) 。而習近平總書記除了提出習四點外,更主動探詢連對馬習會的看法,連回應樂觀其成。據轉述,習近平對連戰的意見十分肯定和贊成,他也正面看待馬習會(2014.2.19聯合報A1版) 。

  隨後的發展便是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2014.3.3在北京全國政協開會時表示:馬習會可選在第三地,地點由兩岸自己商量,包括比照辜汪模式(即新加坡) (參2014.3.4聯合報A1版) 。接著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2014.3.6表示:他覺得馬習會在第三地挺好,但第三地不限於港澳,可以指其他地方。但也特別強調馬習會關鍵在「九二共識」與「一中框架」。(參2014.3.7中國時報A17版及聯合報A18版) 。此前王郁琦在王張會歸來於2月17日在台北之音電台接受周玉寇專訪時被問及APEC以外場合的馬習會是否考慮博鰲論壇?王主委表示還再研究,但大陸國台辦是持保留不贊成看法(參2014.2.18中國時報A13版) 。於是就有2014.3.7聯合報社論「論馬習會在第三地舉行」而有檀香山、日內瓦、新加坡之議,但都必須朝「大屋頂中國」的方向思考。更有學者為馬習會借箸代籌,提出在金門進行馬習會之議(參2014.2.22聯合報A17版) 。當然還有本文開頭所引2014.3.12聯合報公孫策去梯言所提出的太平島。但不論在何處會,大家一致的共識是要「談什麼」?綜合各方看法便是「兩岸和平協議」,正與筆者從去年9及11月獨家報導雜誌撰文兩岸應儘速簽和平協議方向一致。

  最後,還是一再呼籲馬政府在年底七合一選舉之前應順勢而為,先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與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地會面洽簽兩岸和平協議,如能成功,說不定年底APEC會議也有機會可能出席APEC。而綜合這一切,就是倡行筆者在獨家報導雜誌提過多次的參照聯合報前總主筆黃年所著〝兩岸大架構  大屋頂下的中國〞(天下出版,2013年2月) ,並具體支持台灣大學政治系張亞中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所提的「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兩岸三席」之主張,搭配筆者自1993年以來一直主張的「打造世界地球國首都--台北,台灣--掌握風中之葉的命運」,做為台灣同胞團結的目標(也可做為大陸對岸的共同目標) ,來呼籲藍綠不要再惡鬥,俾集台灣全民之力開展台灣全球競爭力,以建立台灣永遠不墜的政經地位及樹立台灣做為全球華人的民主堡壘,兩岸共同合作維護世界和平。